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记者李传新通讯员周瑾容梁辉)“就像做了一场梦,幸亏醒来后一切都好”。刚参加完高考,又经历了暴发性重症心肌炎、心跳骤停,浏阳花季少女沈芳怡幸运地逃离死神的魔爪。在出院之前,她和家人今天医院急诊医护团队赠送了一面锦旗。
沈芳怡这次能够“死里逃生”,医院院长、著名危急重症救治专家祝益民教授说,在这次抢救过程中有三个关键因素:及时、设备和团队,少一个都不行。
沈芳怡从7月12日出现发烧、全身乏力不适,到病情加重、呼吸困难、血压低不可测、血氧饱和度骤降,仅仅只有一天时间。7月14日,医院被诊断为暴发性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后,于当天下午5时许,通过急诊绿色通道,紧急转入湖南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尽管医护团队立即展开抢救,但她的病情还是迅速恶化——逸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肌大量坏死,生命危在旦夕。就在医护团队与家属沟通好,准备采用被誉为“终极救命神器”的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时,芳怡突发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立即边施行心肺复苏,边启用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大家忙而不乱,合理分工,完美配合,仅仅用了10分钟,便让“人工心”和“人工肺”替代了她“罢工”的心、肺功能,为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打下坚实基础。
祝益民介绍,在沈芳怡的救治过程中,ECMO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芳怡在使用ECMO治疗五天后便恢复正常心脏功能,成功撤除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但“再好的设备和技术,也要靠人来掌握和使用。”祝益民表示,对于此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救治,医院从人员组织、技术支持、快速反应等方面进行周密安排。通过广大医护人员半个多月的努力,不仅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医院危急重症救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肖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