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确实会引起心脏不适
飞机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确实比较特殊,特别是在刚开始起飞时,飞机的爬升会让人产生失重感,就好像坐电梯、坐过山车时一样,失重会使得人体内部“流体静压梯度”消失,从而使心血管系统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调,比如血液会聚集于头部、出现心律失常等[1]。此外,飞机升空后大气压力减小、空气稀薄,这种环境也会对心血管产生一定影响,再加上噪音、震动带来的精神紧张,很多人容易出现心慌、呼吸费力、胸痛等症状。因此,很多人特别是第一次坐飞机时,往往出现各种不适,但对于健康人来说,如果坐飞机的次数多了,机体习惯了这种状态,不适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心脏不好”都不适合坐飞机吗
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心脏确实会更加脆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都会给心脏带来额外负担。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不适合坐飞机,对于日常活动没有明显不适,血压、心功能各方面都正常,是可以乘坐飞机的。但乘坐飞机前最好咨询医生,并随身带好日常服用的药物,比如硝酸甘油等,在出现胸闷胸痛时舌下含服(注意血压低时不要自行服用);年龄较大的人一定要有同行人员;出行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飞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告知乘务员,不能因为是短途旅行就放松警惕。有几类人群不适合乘坐飞机:(1)近3个月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的心肌炎;(2)近1个月发生过心绞痛;(3)有明显的心衰,日常活动就有胸闷、憋喘、乏力的情况;(4)日常安静状态下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毫米汞柱,且没有规律服药;(5)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如何缓解飞行中的不适
心脏不适、头晕:收紧腹部及腿部肌肉之所以会产生心慌、头晕等症状,还是因为失重造成了血液重新分配,而心脑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症状就较为明显。此时应该收紧腹部及腿部的肌肉,最好是绷紧全身肌肉,同时闭上眼睛,这样就能延缓血液集中流向某个部位,避免心脑供血不足。晕机、恶心:调整饮食坐飞机之前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多吃含纤维素较多,以及太油腻的食物,这样能最大限度减轻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的负担,避免腹胀、晕机、恶心等不适症状。进餐可以安排在起飞前2小时,根据情况吃一些面包、酸奶、绿叶蔬菜、瘦肉、水果等[2]。耳鸣、耳痛:嚼口香糖或打哈欠当飞机在快速爬升或急剧下降时,由于耳鼓室的内外气压差不断增大,容易出现耳痛、耳鸣的症状,特别是对于患有鼻窦炎、中耳炎的患者,甚至会发生鼓膜破裂、出血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嚼一些口香糖,做下腭的左右活动或打哈欠,可以有效缓解。也可以用手把耳朵向上提一提,然后捏住鼻子,闭上嘴,把空气轻轻地压入鼻腔和耳咽管[3]。下肢酸胀、疼痛:经常勾勾脚尖飞机上不能自由活动,特别是经济舱空间狭小,长时间久坐会导致静脉血流缓慢,有形成静脉血栓的可能。静脉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管流动,堵塞肺动脉主干而致命。而腿部的酸胀、疼痛就是血流不畅的先兆症状。有一些高危人群,比如孕妇、老年人,或者因为体弱或肥胖而活动不便的人群,最好能选择座位空间相对大一些的大型或中型的飞机,经济舱尽量选择过道的位置。如果坐的时间较长,可以在座位上多活动一下双腿,比如常勾一勾脚尖能起到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飞行平稳的时候可以适当站一会儿,多喝一些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需要提醒的是,在疫情防控状态下,出行仍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尽可能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乘机期间尽量不要吃喝东西,如果一定要进食,尽量减少用餐时间,饮水或进食后迅速戴好口罩。[1]朱辉,王汉青.失重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5(9):.
[2]李莉.乘飞机前吃什么.食品与健康[J].,12.
[3]高峰.飞机乘客的常见病.交通与运输[J].,5.
来源
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者
姜峰
编辑
刘丹彤
审校
丁毅
往期精彩回顾
肠息肉是“定时炸弹”,超过40岁就要提高警惕!马齿苋为何被称为长寿菜?这些保健作用少为人知!老人突然“闹肚子”要警惕大病来袭什么样的运动可以延年益寿?适合自己就好!中医入药为何会选赤小豆,而不选红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