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讲到目前房颤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心室率、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和抗血栓治疗。在上一次的分享中我着重讲解了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治疗,这次我就接着分享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治疗。
对房颤的治疗最理想的就是转为窦性心律,因此在房颤治疗中,复律也是很重要的方面。目前复律可通过电复律或药物复律。房颤时,心房肌电活动紊乱,失去同步性,通过电复律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的患者,不采用电复律的治疗。药物治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胺碘酮
胺碘酮是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短期应用安全性较好,但起效时间较迟。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转律仍然是首选药物。静脉用药期间注意低血压、肝损害、心动过缓、静脉炎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时注意甲状腺功能、肺*性、肝损害等不良反应。
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延长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对新近发生的房颤转复有效,对持续房颤、房扑疗效较差。普罗帕酮不良反应相对少见,包括室内传导阻滞、房扑伴快室率、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转复后心动过缓等,可考虑用药前≥30min先予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以防止出现1∶1房室传导所致的快速心室率。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衰或严重阻塞性肺病患者应慎用。
伊布利特
伊布利特是一种新型的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胺碘酮属于同一类,但作用机制与胺碘酮略有不同。伊布利特用于90天内发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快速转复(也就是转成正常心律!
01
“转复新近发生(<90天)的房颤或房扑。”
伊布利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或房扑,静脉应用伊布利特后平均19分钟后就可以恢复正常心跳。房颤的转复率高达77%,房扑的转复率可高达87%。而且,房颤病史越短、左房大小正常的患者,伊布利特的疗效更好。
“直流电复律前应用伊布利特可以提高房颤转复的成功率”
02
相信不少房颤病人经历过电复律治疗,甚至一些病人的房颤因此,电复律前注射伊布利特可以明显提高房颤患者电转复窦律情况!
03
“小剂量伊布利特可以用于指导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治疗”
来我院就诊做射频消融手术的持续房颤患者可能对伊布利特并不陌生。为什么我们在消融术中会应用伊布利特呢?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心房内存在一些CFAE位点,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心房各部位、比较碎裂的电位,有的碎裂电位代表维持房颤的心房基质异常。这些位点中,有一些是与房颤发生有关的,消融这些位点有助于房颤的终止;而有一些只是被动激动,与房颤的发生无关,消融这些位点不仅无效,反而会延长手术时间,甚至过度消融会导致不必要的心肌损伤,会导致消融后房性心动过速。
如何确定哪些位点需要消融,哪些位点不需要干预?这正是伊布利特的作用。手术中应用伊布利特后,一些CFAE位点会被抑制,另一些仍然存在,这些仍然存在的位点被认为与房颤的发生有关,也是我们需要消融的目标位点。因此,消融术中应用伊布利特可以在保证一定成功率的前提下,及时评估房颤患者的发生机制、减少无效的消融损伤,同时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
伊布利特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或房扑的疗效比索他洛尔好,并且可以避免索他洛尔引起的低血压;转复新发房扑的疗效明显优于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房颤的疗效则类似。
此外,临床上有一部分房颤患者比较顽固,应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如消融术后复发的房颤经电复律及胺碘酮治疗仍不能维持正常心跳、服用其他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复发房颤房扑需要治疗时,联合应用伊布利特可以提高转复成功率,且密切监测下应用是安全的。
目前的伊布利特均为静脉制剂,尚无口服制剂。因此是不能长期用来治疗房颤的。
结语
治疗房颤的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用药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每个人都可以健康生活。
精彩回顾:
治疗房颤控制心室率药物不能少!
全国高血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