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身体健康,能安享晚年,是做儿女最期待的事情。但不少老人随着年龄增长,抵抗力减弱,被病魔折磨,成了子女最揪心的事情,特别是生病住院。
12月16日,医院内科收到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信中字里行间,医院的感激,医院挽救了一名80多岁丽江老人的命……
医院就诊无果,医院12月17日上午,医院内科住院部病房,80多岁的患者寸某已起床,正在接受出院前的检查。
“爷爷,您现在状态还不错,等哈就可以出院喽,回家之后要注意营养噶,每天一个鸡蛋,一袋牛奶要跟上……”内科主任木文姬正给寸某做检查。老人紧紧握着医生的手,一个劲地说着谢谢,“没有你们,我可能就活不成了。”
据寸某和家属讲述,两年来,寸老爷子曾反复头晕、乏力而入院,但一直找不到病因。医院治疗,找到了病因,通过手术,让老人的病情有了很大缓解。
“患者只要稍稍活动就明显全身无力,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无果。”内科主任木文姬介绍,“12月4日,老人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卫生院医生行医院的医共体群,我从心电图中看出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就立即联系医院接受治疗。”
紧密医联体紧急救助当天紧急转院到医院后,木文姬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陈宗宁联合会诊,经过诊断发现患者有明确的起搏器植入指征。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12月9日,陈宗宁携团队现场操刀,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联合配合开展了手术,为患者植入行永久双腔起搏器。
“手术非常顺利,患者术后恢复也很好。”木文姬说,在接受近十天的恢复和观察后,患者于今日痊愈出院。”
而这一手术,医院收到了前述的那一封感谢信。
“如今,医院的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提高,医院的帮助下,可以更好地服务全区人民,为他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木文姬表示,由于心律失常属于突发性疾病,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发病时间短,甚至几秒钟便可夺命,这样在救治途中就增加了危险程度,以往这类患医院治疗,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疾患,让病人既省心又省力。
这也是自今年9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后,为古城百姓带来真正实惠的体现。
市、区医院合作逐步形成的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的就医新模式,让百姓医院医院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让百姓共享医联体合作带来的“福利”。
市、区医院建立医联体专科联盟目前,医院的9个优势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儿科、妇产科、肾内科(血液透析)、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放射影像科、卒中)已与医院建立医联体专科联盟。
联盟成立后,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技术优势,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带动古城区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同时,市、区医院合作将逐步形成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的就医新模式,让丽江人医院医院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让百姓共享医联体合作带来的“福利”。
目前,市医院专家杨松生、陈宗宁及市名医团队专家工作站已落户医院。专业专家组所带领的医院开展帮扶工作,主要帮扶范围是包括日常的查房带教、坐诊、手术、学术讨论等。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国家县域医改的重点要求,也是今明两年古城区深化医改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项改革任务。随着古城区医共体建设的推进,将逐步实现医共体内行*、人事、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全面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推行医保打包支付,建立医共体内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和服务模式转变,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更好地优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古城区医疗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新闻延伸医院医院上下滑动图片查看详情
文案|汤艺伟
视频|李晋江
图片|李晋江
(部分图片由医院提供)
编辑|刘莉
主编|杨冬合
执行主编|刘莉
副主编|杨玲
法律顾问泰联律师事务所杨灿菊和光文
28万+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