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PR间期逐渐延长,最终导致非传导性P波的形成(与Ⅱ型相比)
?脱漏搏动(droppedbeat)前,PR间期最长。
?脱漏搏动后,PR间期最短。
?PP间期相对恒定。
?通常,每个周期的第一跳和第二跳PR间期增加幅度最大。
?在每个周期中,RR间期随着心跳逐渐缩短。
?文氏模式倾向于以固定的P波、QRS波比率(3:2、4:3或5:4)重复。
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图2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心电图表现,PR间期逐渐延长,而后出现QRS波脱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