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9日,晚上11点,老年病科收治一位急诊中风患者。
患者,南某某,女性,65岁。主诉:突发意识模糊,左侧肢体偏瘫,伴恶心,呕吐2小时。患者为本院职工家属,发病后第一时间打通我院卒中热线,简短询问病情后,初步考虑急性脑卒中。没有延误时间,直接送往我院,我科医生提前在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并开启绿色通道。入院查体:血压/80mmHg,心率60次/分,呼吸30次/分,患者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左侧肢体偏瘫、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0级、左侧巴氏征+、肌张力高、左侧肢体感觉障碍,双眼向右侧凝视、不能被头眼动作改变,左侧鼻唇沟变浅,饮水呛咳。急诊科护士快速完成了心电图检查,血糖、血常规、肝肾功、凝血等急诊项目的抽血工作;影像科第一时间完成头颅ct平扫:发现颅脑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等病史。患者血糖、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均正常,NIHSS评分21分,符合静脉溶栓适应症。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向家属交代病情,表示理解,并同意溶栓治疗。8月9日晚上11:37分,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DNT时间37分钟(医院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溶栓1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意识状态、语言功能明显好转,发音基本能听清楚,但左侧肢体功能没有明显变化。第二天早上,侯小成副院长,李强主任详细查看病人并指出: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病史,诊断多考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栓塞。给予超早期的溶栓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继续给予神经保护、抗凝、抗血小板、调血脂等规范化用药,加强护理,早期介入床头康复等综合治疗。第二天下午复查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大面积脑梗塞,并有少量出血。第七天复查头颅ct显示:脑梗塞有所恢复。第十二天复查头颅CT显示:脑梗塞明显好转。经过12天的综合治疗,患者目前神清、精神好转,发音清楚,双眼凝视症状消失。饮水呛咳症状消失,半流质饮食。左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肌力约3级强,NIHSS评分3分。同时行头颅CTA检查,发现颅内大血管均通畅,溶栓成功。最后: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每延误1分钟,脑细胞死亡万个,发病4.5小时之内是救治的*金时段。房颤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而房颤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心源性卒中的重中之重。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我院急诊、影像、检验、心电、护理、卒中团队等多部门的紧密配合,一路绿灯;也感谢家属的信任、理解、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残疾,提高了生活质量。卒中救治我们一直在路上。监制:金玉盛
审核:侯小成
校审:石 桢
供稿:乔征东
编辑:白 怡
等级:
请